(資料圖片)
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這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已。
金秋時節,伴隨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上正式發布《長春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全國影視圈接收到了助推影視產業“好風憑借力”的強勁信號,更感受到了持續實施文化強市戰略的長春對影視人的禮遇、對影視產業發展的扶持。
眾所周知,對于有著“文化城”“森林城”“汽車城”“大學城”等諸多美譽的長春來說,“電影城”無疑是眾多城市標簽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個?!靶轮袊娪暗膿u籃”——長影坐落在長春,使這里成為無數電影人心向往之的“搖籃之城”;新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誕生在這里,用十八屆、31年時間樹起中國電影繁榮與發展的“風向標”;長春高校林立,影視相關專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每年都在為全國影視界培養、輸送大批優秀人才;作為影視人夢開始的地方,長春也孕育、培養了李路、侯天來、張凱麗、劉燁等知名影視人,這些在影視界響當當的名家,以“回家”拍攝影視作品、欣然赴盛會之約等方式,實現對家鄉的“反哺”……可以說,躋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列的長春,擁有著無處不在的影視元素和豐厚的文化底蘊,這些均為影視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著得天獨厚的沃土。
特別是在今年,中國電影蓬勃發展勢不可擋,暑期檔更是呈現出“青春澎湃”之勢,逐步彰顯影視作品對社會價值觀念的引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對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詮釋,以及對電影工業化的積極探索。由此不難想見,在中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的征程上,進一步發揮好政策的引導作用,提高影視產業的融合度、創新度、聚集度,持續推動影視產業對文旅體商的帶動作用,實現影視產品與城市形象、影視產業與其他產業、影視文化與城市文化等“城影雙贏”的多重效應,可謂正當其時,恰逢其勢。
長春此番出臺12條舉措,恰恰就將振興的鼓點敲在了“新突破”上。新政策以“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增效”為目標,以“千方百計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為主要內容,聚焦了影視圈最為關注的零門檻進入、降成本吸引、控風險保護、獎成果激勵4個方面問題,令業界倍感振奮。特別是其中的一些政策條款,更釋放出發展強音——組建“長春國際影都影視產業服務局”,一站式受理企業或劇組提出的需求清單;設立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池”;組建“影都影視產業聯合會”,為影視劇組提供全產業鏈服務;按規則制作配套費用超過100萬元(含)的,將給予劇組10%補助;獎勵精品影視創作……12條干貨滿滿的舉措,折射出當前萬物并秀的長春,正在全力加快推進影視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大力培育發展影視全產業鏈,推動文化事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助力文化強市建設的決心與力度。
文化自信,是一座城市高質量發展最基本、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影視產業作為當今時代文化呈現和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不僅是一座城市乃至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識,更承載著社會、歷史、文化和審美價值。以優質政策為影視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讓更多有識之士關注長春、投資長春、興業長春,無疑將進一步助推文化軟實力成為長春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的硬支撐。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3913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