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發燒是常見病癥之一,很多家長會求助于中成藥。選擇中成藥之前,應先辨清風熱感冒與風寒感冒,對癥下藥治療效果更好。
辨明風熱風寒感冒 可從病因和臨床癥狀入手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是兩種不同證型的感冒,兩者在發病原因、臨床癥狀以及治療方法上有所不同,按照中醫理論服用的中成藥物也有所不同。
風熱感冒
風熱感冒,主要是因為感受風熱邪氣后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肺部感染細菌或病毒,出現眼痛、咳嗽、咳痰、流黃鼻涕等癥狀。風熱感冒的癥狀表現為發熱重、惡寒輕、有汗或少汗、頭痛鼻塞、咽喉腫痛、舌紅、脈搏跳動較快。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多屬于風熱感冒的范疇。治療風熱感冒宜采用辛涼解表的藥物。
小兒風熱感冒應對證治療
中醫認為小兒處于“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狀態,因此小兒感冒多為風熱感冒,即使起病為風寒,也容易化熱。加上,小兒本身抵抗力弱,冷熱不知自調。如今正值隆冬時節,寒風四起,很多家庭室內暖氣充足,室內外溫差大,因此小兒更容易感受風熱之邪,侵犯肺咽。中醫認為治療小兒風熱感冒宜宣肺解表、清熱解毒。小兒風熱清正是遵循此治療原則,為外感風熱,表熱入里,肺衛熱盛,風熱襲胃所設。
2021年《兒童流行性感冒中西醫結合防治專家共識》和2022年《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均推薦小兒風熱清
小兒風熱清以銀翹散為基礎方。銀翹散是治療風溫或冬溫初起之風熱表證的中醫名方,具有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之功效,迄今有近兩百年歷史。在銀翹散的基礎上,小兒風熱清由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薄荷等20味中藥科學配伍而成。組方中的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辛涼解表、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止咳利咽為君藥;柴胡、荊芥穗、防風、石膏、黃芩、梔子、蘆根、淡竹葉,八藥合用,共為臣藥,輔助君藥分散表邪,內清肺火,增強肺衛雙清之效;板藍根、赤芍、桔梗、苦杏仁、枳殼、六神曲、僵蠶,七藥合用,共為佐藥,解毒利咽、祛痰止咳的同時,兼顧夾痰、夾積、夾驚等兼夾證的治療;甘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潤肺止咳,引藥入經為佐使藥,與方中桔梗合用,共筑祛痰止咳、解毒利咽之效。
小兒風熱清藥性溫和,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嬰幼兒亦可服用,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2021年小兒風熱清入選《兒童流行性感冒中西醫結合防治專家共識》,作為治療兒童流行性感冒風熱犯衛證的推薦使用中成藥,2022年小兒風熱清還入選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兒童治療方案。足見其對證治療小兒風熱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通常是因為勞累、吹風導致的受涼。風寒感冒的癥狀表現為發熱輕、惡寒重、無汗、頭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部不紅腫、舌淡紅、脈浮緊。治療風寒感冒應采用辛溫解表的藥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3913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