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天文學的進步,我們已經能夠看到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火球,我們已經能夠目睹鑲嵌在大爆炸火球上宇宙結構的種子,我們已經能夠重構宇宙演化的歷史,甚至我們能夠準確地預測宇宙未來的命運?!?月20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在天津市第一中學為學生們現場授課。(據中新網)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边@是上個世紀執掌清華的梅貽琦校長說的。中學不是大學,想擁有大師是極其困難的。當然,中學生也不是大學生,在日常的教學中也不需要大師出場。但不能否認大師對中學生成長的重要性。聆聽大師的一次講座,或者和大師有一次面對面學習、交流的機會,對于孩子們的成長來說,其所發揮的作用是難以估量的。
大師之所以為大師,不僅在于他們學識淵博,還在于他們對未來科學、世界的走向有更深刻的認識。因此,有聆聽大師講座的機會,對于一些孩子來說,可能播下的就是一??茖W的種子、思想的種子、志向的種子,會讓他們看到更遠的星辰大海。這對于孩子們的成長,對于科學的發展,都是極其有益的。
對于大師們來說,提攜晚輩,能讓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以傳承,也能讓人類文明持續進步。一些大學規定,大師不僅要帶碩士、博士研究生,也需要給普通本科生上課。其指向是很清晰的,只有讓更多本科生從大師的講授中受益,才能真正提高大學的辦學水平,才更有利于文明的薪火傳遞。由此延伸,大師們如有時間,也應走近中小學生,為他們布科學的道,為他們灑科學的甘霖。我國是很注重對青少年的科學教育的,從“天宮課堂”的數次開講,到中學生參與科普衛星的研發設計,就是要讓青少年充分感受科學的魅力,鼓勵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最終成為我國科技事業的棟梁。
兩院院士是我國科學家能夠獲得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在中小學舉辦院士講座,讓更多青少年有與大師面對面的機會,是值得稱贊的有益之舉。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3913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