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遂寧市船山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按照省委、省政府鎮村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部署,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深度落實鄉村旅游發展工作,優化文旅格局、攻堅重點項目、培塑旅游品牌,為全市加速升騰“成渝之星”貢獻船山文旅力量。2021年1-9月,全區接待游客593.43萬人次,同比增長25.1%;實現旅游收入62.65億,同比增長25.55%。其中,接待鄉村旅游游客250.01萬人次,占接待總人數的42.13%;實現鄉村旅游收入26.24億元,占旅游總收入41.88%。
優格局,激發鄉村旅游潛力
謀劃發展布局。立足“綠色產業新高地、川渝合作示范區”發展定位,區文化廣電旅游局深入踐行“商旅興區”戰略,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按照全市建設“養心文旅名城”“西部水都”“區域文旅康體中心”的整體布局,牽頭編制《船山區全域旅游規劃(2020-2035)》,確立全區文化旅游發展“一核一帶四區”空間布局(即:中心城區文化旅游極核區,沿涪江流域觀光休閑旅游帶,古鎮休閑與文創度假區、原鄉民宿與風情體驗區、特色康養與研學產業區、農業硅谷與智慧農業發展區),為全區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戰略藍圖和落地指南。
提升發展“軟環境”。加強政策扶持,印發《關于高質量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區旅游強區的意見》《船山區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文旅融合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等文旅產業發展政策性文件鼓勵發展鄉村旅游,建立土地、項目扶持資金、稅收等各要素向鄉村文旅項目、文旅企業傾斜的扶持機制。設立5000萬元船山區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保障鄉村旅游順利發展。
壯大人才隊伍。對全區旅行社、星級賓館飯店、A級景區及旅游商品企業進行旅游人才摸底統計,建立信息庫,摸清人才資源存量。定期對旅游景區、農旅企業、星級酒店、旅行社等旅游從業人員、鄉村旅游帶頭人進行業務培訓,全年開展服務技能提升培訓、鄉村旅游專題培訓班、旅游講座等5場次,進一步提高了全區鄉村旅游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抓試點,提升鄉村旅游活力
豐富體驗產品。以仁里鎮桃李村、桂花鎮金井村、河沙鎮鳳凰村為試點,探索總結可復制推廣的新模式新路徑。按照“農業+文化+旅游”發展模式,不斷豐富鄉村旅游產品體系,成功打造龍鳳文創園、大興寧寺、十里荷畫等鄉村旅游景點10余個;包裝永河生態田園觀光、龍老禪意養心、唐桂鄉村親子體驗等精品鄉村旅游線路4條;成功打造徐老三豆腐干、遂寧川白芷等鄉村土特旅游商品60余種;培育舉辦仁里鎮桃花節、老池紅提節等特色鄉村旅游節會活動5個,帶動當地村民人均增收1800元,有效提升船山鄉村旅游影響力和知名度。目前正加快推動永河園高端民宿群落、老宅院民宿村落、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等鄉村旅游項目落地建設,進一步豐富鄉村旅游產品。
優化“硬”實力。加快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業、交運、自規等部門聯動,依托永河現代農業園為核心,加快打造集休閑農業、精品糧油、研學體驗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產業綜合體,配套完善休憩設施、標識標牌、旅游廁所等基礎設施,同時注重農環線與繞城高速、中環線、快捷通道及進村連組入院路有機結合,構建“快進漫游”鄉村旅游路網,有效帶動全區鄉村旅游快速發展。近三年累計整合住建、交運、農業農村、文旅等部門資金約4700余萬元完善鄉村旅游道路、管網、廁所、停車場等基礎配套。
育品牌,鉚足鄉村旅游動力
強化宣傳營銷力度。結合省市各大宣傳平臺,從美食、美景、民俗等多角度、多形式開展鄉村旅游宣傳。借力新華網、人民網、川觀新聞等主流媒體推出“區長專訪:發展全域旅游 培塑核心IP全力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等系列報道,累計曝光率達1.5億以上。同時與騰訊、優酷、抖音等新媒體探索合作方式,持續推出船山文旅話題、圖片、視頻,累計點擊率達8230萬次。組織鄉村旅游企業參加西博會、旅交會等重要會展5場次,提升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
創建重大文旅品牌。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統攬,按照農業景觀化、創意化思路,拓展農業觀光、體驗、休閑、度假、研學等功能做優鄉村旅游品牌,推動鄉村振興與農業產業發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星級農家樂老宅院、涪江上院等成為網紅鄉村旅游打卡地,仁里鎮桃李村、河沙鎮梓桐村、桂花鎮金井村成功創建“市級鄉村旅游重點村”,河沙鎮鳳凰村成功創建“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龍鳳鎮成功命名“首批四川省天府旅游名鎮”,十里荷畫景區獲“第二批省級示范農業主題公園”。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3913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