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一個不起眼的包塊,里面竟然藏著“吃骨頭”的脊索瘤。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脊柱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六大學科組建MDT團隊精誠合作,挑戰外科手術“禁區”,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一個月前,63歲的湖北漢川劉女士發現左邊頸部出現一個包塊,并逐漸長大影響頸部活動,微微動一下就疼痛難忍。經當地醫生推薦,她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就診。
檢查發現,劉女士的頸部不僅有好多軟組織腫物,頸部的椎體也已經破壞嚴重。一個大大的腫瘤組織不僅“吞噬”著骨頭,還前壓咽后壁,后抵脊神經,隨時威脅著生命。
劉女士入住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后,醫生反復討論這一棘手復雜的手術:頸部腫物可以清除,但是“吃掉”的骨頭如何是好?為此,從口腔科到麻醉科,從腫瘤科到神經外科,從頭頸外科到脊柱外科,各路專家教授經過綜合討論,一場“腫瘤殲滅戰”就此展開。
脊柱外科主任陶海鷹介紹,椎體全切,簡單來說就是把人體脊柱上的一塊或幾塊椎體完整地切除下來。由于脊柱特殊的解剖結構,這類腫瘤完整切除術一直被稱為外科手術的“禁區”,是骨科手術里最尖端的手術之一。手術難度大,切除過程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差錯。想要完整切除腫瘤椎體,又不損傷脊柱的結構,就要完成“刀尖上的舞蹈”。
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麻醉成功后,醫生為患者在俯臥位裝上顱骨固定架。骨科醫生沿后正中線作頸椎切口,逐層深入,顯露頸椎椎板。精準仔細置釘后掀開頸3椎體,發現腫瘤已經占領了部分椎管,并“吃掉了”部分椎弓根和椎板。仔細地去除腫瘤組織,小心地顯露雙側椎動脈和神經根,嚴密保護下徹底清除后方病變組織。后方手術完成后,麻醉狀態下給予患者以翻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華清泉教授接力上臺,進行頸部淋巴結清掃手術。待清掃完成后,骨科陶海鷹教授再度上臺,小心翼翼切除頸3病變椎體前方結構及相鄰椎間盤,并清除頸2椎體下部分病變組織,仔細清掃周圍病變腫瘤組織。切除、置入、固定,所有手術操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手術圓滿成功。
陶海鷹教授介紹,脊索瘤是一種具有局部侵襲性的骨惡性腫瘤,通常是由殘留的脊索組織發展而來,占所有骨惡性腫瘤的1%-4%。相對于其他惡性腫瘤,脊索瘤發展緩慢,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其中晚期常見的臨床癥狀為局部疼痛和神經受壓所導致的神經功能障礙。大多數患者表現為局限性或局部侵襲性生長,遠處轉移性較少見。脊柱結構特殊,腫瘤完整切除和脊柱的穩定性重建對醫生和醫院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通訊員 張曉衡)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3913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