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機時代三星在中國市場還有一定的份額,但是,到了智能機時代三星在中國幾乎沒有什么份額。三星在我國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只能歸功于它自身的傲慢,導致其策略出現嚴重偏差,最終導入市場份額在中國幾乎等于零。
1、三星中國市場策略失敗:凡是在中國市場敗走麥城的外企都一個共性,就是未做本地化處理,根本不懂得如何在中國市場進行運營。
三星也屬于這一類企業,中國區的高管雖然有我們中國人,但實際掌控權在韓國人手里,這些人都是韓國本部過來的,外來和尚根本不懂得中國市場和其他區域的區別,執行相關市場營銷時基本就是照搬其他地區,或者按照總部的意思操作。
最終結果就是中國市場上運營和市場實際需求完全不搭邊,根本無法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同時在和國產品牌的競爭中越來越處于不利地位。
很多人以為三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是從Note7開始的,其實由于市場策略失敗的因素,三星早在2014年就開始被用戶拋棄了,從那年開始三星的銷量就一路下滑,直至現在幾乎等于零。
2、國產品牌的崛起:這個不需要說太多,大家直接看事實就行,小米、華為系、OV系這三大家如今是國內的主力品牌。
小米在2014年時的銷量就趕超了三星,此后的銷量排名雖然下滑,但實際出貨量逐年增加;華為從2014年開始全面爆發,榮耀、華為兩條腿走路,軟硬件結合品牌實力一路走強,直至今天徹底成功;OV系當年靠著線下渠道的布局,將大量線下用戶裝到自己口袋里。
而現如今,以上三大品牌都開始全面出擊細分市場,小米沖擊高端,華為通吃線下線上,站穩高端膠布,OV從傳統線下殺入線上。此外,還有蘋果穩穩地占據著高端市場,三星高價低配的中低端機型根本無法和國產品牌競爭,既搶不到中低端市場份額,高端市場又被蘋果和華為蠶食,在中國市場基本再無翻身之地。
3、三星滿足不了用戶需求:玩過三星機器的用戶都知道在智能機時代的毛病,高價低配、系統巨爛、售后極差,中外用戶區別對待,這些因素一綜合還能有誰愿意來買三星?
三星自太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摧毀著自己在中國市場上的口碑,久而久之這銷量自然也就崩了。這時候再靠一些KOL的營銷,再花錢也是白搭,逆轉不了大盤。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3913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