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東大門服裝批發商區,每當夜幕降臨,大量韓國品牌服裝從這里銷往全球各地。
想當年誰還不是個追求時尚的東大門女孩~
最近,韓國關稅廳查扣了大批被剪標后,偽裝成韓國東大門品牌的中國服裝,然后被再加價賣給中國消費者。
據韓聯社報道,這批從韓國被賣回的中國服裝重139噸,涉案金額約合3150萬元!
而韓國關稅廳所查的涉案工作室就設在東大門,涉案嫌疑人將從中國低價收購的服裝上的“中國制造”剪掉,換成“韓國制造”,這一倒手利潤就出來了。
這種做法嚴重侵害了“商標注冊所在地原則”,在并未向海關申報的情況下,又走私出境賣回中國!
但這可不是一個單純偷逃關稅的走私案件,還牽扯到非法標識產品產地的問題。
涉案人員在工作室內還會將相關產品的“中國制造”標簽剪下,替換成“韓國制造”標簽,以獲得更高的定價和獲利空間。在將產地從中國變換為韓國后,商品的價格因為勞動力成本、風格形象溢價等原因可上漲不少。
據悉,涉案四名嫌疑人均為中國國籍,他們先后在電商平臺上接受了20多萬個中國消費者的訂單。除了涉嫌剪標、偽造商品產地外,在給中國消費者寄送服裝時,涉案人員還涉嫌將運單等文件上的內容,偽造標識為沒有商品價值的物品,以此逃避高額關稅。
在經過央視財經8月10號報道后,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國內的電商平臺紛紛表示自己不賣來自韓國東大門的品牌服裝。
近日,韓國關稅廳已將這四名嫌疑人移交給了檢察機關。
據悉,他們在2017年9月到2019年1月間,從中非法獲利2.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29萬元。
由于剪標、走私服裝等案件頻發,韓國關稅廳表示將在今年10月份之前在韓國制衣工廠、物流中心、機場等地對進出口服裝原產地進行強化管制,同時還將通過提高檢查率等方式嚴厲打擊走私行為,以維護韓國服裝市場秩序。
據首爾海關總署披露稱,其掌握的情報顯示,韓國東大門批發市場自2015年來就由中國商人逐漸掌控,并展開向中國的走私業務。
這意味著,中國消費者在購買韓國代購的服裝類商品,尤其是以“東大門市場”作為賣點的服裝時,需要多留個心眼,因為很可能買到的并不是所謂的韓國產品,只是中國商家費勁心機包裝出來的“假韓貨”。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3913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