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道,來自美國心臟病學會(ACC)與世界心臟病學大會(WCC)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與那些睡眠時間較長或較短的人相比,那些每晚睡眠7-8小時的人動脈僵硬的跡象明顯較少,患心臟病或中風的幾率較低。
該研究使用一份由訓練有素的心臟病專家、初級保健提供者或護士編制的標準問卷,評估了1752名居住在希臘科林斯地區的人的睡眠模式。
然后根據自述的睡眠時間,參與者被分為四組:正常(每晚7至8小時)、短睡眠時間(每晚6至7小時)、極短睡眠時間(每晚少于6小時)和長睡眠時間(每晚多于8小時)。
參與者具有廣泛性,包括健康人群以及有心血管危險因素和既得性心臟病的人群,大多數來自農村地區,年齡40~98歲,平均64歲。
在研究時,每個參與者還接受了超聲成像,以測量動脈壁內部的厚度。動脈壁增厚反映了斑塊的積聚,并與中風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即使考慮到其他已知的心臟病或中風的危險因素,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或超過8小時的人在頸動脈壁上形成斑塊的幾率也要大得多,分別比睡眠7小時或8小時的人增加54%和39%。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醫學博士Evangelos Oikonomou說:“這項研究表明睡眠模式也類似于飲食和運動,可能在個人的心血管風險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可能是因為短睡眠時間與心血管危險因素增加有關,例如不健康的飲食、壓力、超重或酗酒。”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3913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