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端粒(telomere)是存在于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復合體,端粒的縮短被視為衰老過程的關鍵生物學標志。一項新的研究檢查了端粒長度與不同脂肪濃度的牛奶之間的關系,表明低脂牛奶與較長端粒之間存在聯系,該端粒相當于自然衰老時間要晚幾年。
這項研究是由楊百翰大學的運動科學家進行的,他們招募了5834名美國成年人,他們被分為不同組別并飲用不同的牛奶??茖W家的目的是探索牛奶攝入習慣如何影響端粒,端粒隨著細胞的長大而每次復制時都變得更短。
幾乎一半的研究參與者每天喝牛奶,而四分之一的人至少每周喝牛奶。三分之一的受試者喝全脂牛奶,30%的人喝脂肪含量為2%的牛奶,百分之十的受試者攝入脂肪含量為1%的牛奶,百分之十七的人攝入脫脂牛奶,而百分之十三的人完全沒有攝入牛奶。
研究人員檢查了這些不同群體的端粒長度,并能夠弄清楚一些明顯的聯系。其中最主要的是高脂牛奶消耗與較短端粒之間的總體相關性。
喝含2%脂肪的牛奶的受試者的端粒比喝含1%脂肪的牛奶的受試者的端粒短69個堿基對,研究人員認為這相當于四年的衰老。同時,攝入全脂牛奶的成年人的端粒比攝入脫脂牛奶的成年人的端粒短145個堿基對。
楊百翰大學運動科學教授Larry Tucker表示:“差異如此之大令人驚訝。如果您要喝高脂牛奶,則應該意識到這樣做是預料之中的或與之相關的。”
但是,相關性并不等于因果關系,研究人員確實認識到他們研究的某些局限性-例如,喝低脂牛奶的人可能比喝高脂牛奶的人更健康。但是,他們聲稱在研究開始時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和其他潛在的混雜因素,并且在進行統計調整后說,這些變量對他們發現的乳脂和端粒長度之間的聯系幾乎沒有影響。但是他們也接受未說明的其他變量可能在相關之后。
顯然,在解釋乳脂和端粒長度之間的聯系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但是研究人員建議,攝入富含脂肪的脂肪(如高脂乳中發現的那些脂肪,這些脂肪會觸發炎癥途徑)會改變。腸道菌群和氧化應激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一種原因。
有趣的是,那些根本不喝牛奶的人的端粒比喝低脂牛奶的成年人的端粒要短,這表明這種飲料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增加了當前美國人的飲食指南的分量,該指南建議飲用脂肪含量較低的牛奶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
Tucker表示:“喝牛奶不是一件壞事。您應該更加了解自己喝的是哪種牛奶。”
該研究發表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雜志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3913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