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婦兒中心醫院兒童呼吸科醫生查房
兒科診室外等待看病的小患者
陳蕓主任接診中
成都市婦兒中心醫院PICU醫護人員照顧重癥肺炎患兒
11月12日是第11個“世界肺炎日”,今年的主題是“終止可預防的肺炎死亡”。世界肺炎日于2009年11月2日由全球近百個組織和機構組成的聯盟——全球消滅兒童肺炎聯盟發起,并確定每年的11月12日是世界肺炎日。肺炎是全世界兒童因感染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是高醫療資源消耗和高死亡率的疾病,但同時也是一種可防可治療的疾病。
親了一口竟感染肺炎
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不要隨意親吻小孩
“肺炎?娃娃怎么會是肺炎,她又不咳嗽?”世界肺炎日剛過去兩天,家住高新區的陳女士便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打擊——3歲的女兒朵朵患上了肺炎。陳女士說,前段時間,幼兒園組織班上的小朋友參加外出慰問活動,回來后朵朵的精神狀態一直不好,后來竟莫名其妙發起了高燒。由于朵朵沒有咳嗽,她便給娃娃用了退燒藥,情況稍為好轉。然而,這樣的好景持續不長,僅僅過了一天,朵朵又發燒了,溫度一直居高不下,最高竟燒到了39度,吃退燒藥也沒有用。摸著女兒滾燙的身體,心急的陳女士將她抱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就診,一檢查才得知,朵朵竟是重癥肺炎,需要立即入院治療。
“醫生說,可能就是那天參加活動,被一個親她的老奶奶傳染了。你看這都4天了,這燒一直沒退下來……”病床上,輸著液的朵朵因為不舒服,不時扭動著小小的身軀,陳女士一臉憔悴地看著朵朵,十分心疼。陳女士對記者說,當天的活動上,可愛的朵朵成了全場焦點,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特別喜歡她,抱著她眉開眼笑,還在她的臉上親了一口……沒想到,這次活動,竟然讓女兒付出了如此慘痛的健康代價。
成都市婦兒中心醫院兒童呼吸科主任艾濤介紹:每年11月至次年的4月,是上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節。近段時間,醫院收治的重癥肺炎占住院人數的60%以上,其中以早產兒、低體重兒、先心病兒和剛出生的二孩居多,特別是二孩家庭,常常出現老大傳染老二或老二傳染老大的情況,甚至還有老年人傳染小朋友的情況。
肺炎是侵害兒童健康的“頭號殺手”,也是危害老年健康的“罪魁禍首”。肺炎是世界范圍多發的嚴重感染性疾病,對兒童的危害尤為嚴重。這是因為兒童機體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侵犯,尤其是6個月到2歲的兒童。同時,兒童感冒如沒有及時規范治療,也有可能引起肺炎。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有70-10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于肺炎球菌引發的疾病,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每15秒鐘就會因肺炎而奪去一個孩子的生命。肺炎之所以被稱作侵害兒童健康的“頭號殺手”,是因為肺炎是導致所有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肺炎由病毒、細菌或真菌引起,它可通過多種方式傳播。一個咳嗽或噴嚏都有可能將帶有肺炎球菌的飛沫傳播給兒童;對于老人來說,因身體抵抗力差,或患有基礎性疾病,也容易被細菌病毒侵入。孕婦由于其生理特征,免疫受到一定抑制,因而孕期合并肺炎的幾率也大。孕婦、哺乳期女性不能接種肺炎疫苗,這使得孕前預防尤為重要。
專家建議:家長應做好娃娃的衛生保健和教育工作,家有2歲以下幼兒的家長一定要十分重視孩子的疫苗接種工作。尤其是針對被稱為嬰幼兒“健康殺手”的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盡早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構筑“第一道防線”。
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人隨意親吻娃娃,特別是大人有呼吸道感染、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帕捂住口,避開直接對著孩子;在護理孩子以及和孩子玩耍時請主動戴上口罩。
并非危言聳聽
肺炎會引起腦膜炎、菌血癥等后遺癥
周一上午8點,四川省人民醫院溫江醫院兒童醫學中心陳蕓主任剛剛上班,科室外走廊上已擠滿了等待看病的小患者,他們嚴嚴實實戴著口罩,時不時傳來一陣低低的咳嗽聲。陳蕓看了一眼掛號統計,僅僅一個上午,她的號已經排到50多個。
從8時開始一直到11點35分,陳蕓忙得連水都沒喝一口。“沒時間呀,我盡量不喝水,避免上廁所,省出來的時間就能多看一個娃娃。最近這段時間,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娃娃特別多,特別現在又是流感季,因流感造成的肺炎患兒更多……”陳蕓抽空對記者說。
話音剛落,一對夫妻抱著10個月大的娃娃進來了。“娃娃發燒,感覺呼吸特別重,仔細一聽背部還有呼嚕呼嚕類似風扇轉動的聲音……”媽媽很有經驗,一坐下來就急忙將癥狀說了一遍。陳蕓仔細檢查后高度懷疑是肺炎,遂開出了肺部掃描和血相檢查等檢查單。下午出來的檢查結果印證了她的懷疑:這個10個月的小男孩確診是肺炎,立即收治入院。
什么是肺炎?陳蕓說,人體的肺由稱為肺泡的小氣囊組成,通過細支氣管和外界相通,健康人正常呼吸時會充滿氣體。人體通過肺部進行氣體交換,從而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吸入的氧氣供給全身以維持重要器官的功能。肺炎是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其他非感染因素(如吸入、過敏等)等導致的炎性病變,患肺炎時肺泡內充滿了液體,會影響氣體的交換功能從而限制氧的攝入,人體會因為缺氧導致一系列嚴重的癥狀。
她說:肺炎一般由感染因子造成,這些感染因子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和真菌等。
據了解,肺炎的常見感染因子有:肺炎球菌。它是兒童細菌性肺炎的最常見起因,全球5歲以下兒童疫苗可預防疾病死因中肺炎球菌性疾病占28%,居首位。中國5歲兒童患病病例數居全球第二位,占12%;6歲以下兒童鼻咽部肺炎球菌攜帶率為30%-50%,而成人攜帶率為4%-12%,青少年攜帶率為8.2%,相比之下,嬰幼兒更易受肺炎球菌侵襲,可引起肺炎球菌性疾病。75%的肺炎球菌發生于2歲以下兒童,如不及時治療,還可引起肺炎球菌腦膜炎、菌血癥性肺炎、菌血癥、骨髓炎、敗血癥關節炎、蜂窩織炎、腦膿腫、心包炎和心內膜炎等后遺癥。約每3個肺炎球菌性腦膜炎患兒中,就會有超過1個出現后遺癥。即使接受治療,幸存者中長期神經系統后遺癥發生率可高達24.7%,而在發展中國家,肺炎球菌性腦膜炎的病死率達50%。
除了肺炎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支原體感染也是肺炎常見的誘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年齡不足2歲,尤其6個月以內嬰幼兒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見起因,也是毛細支氣管炎的最常見病原體,在冷暖交替季節,如冬春季多發;再次是支原體感染,它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種病原體,學齡期兒童常見。
流感讓肺炎更具殺傷力
6月齡前的寶寶格外需要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流感與肺炎,常常狼狽為奸。
感染流感后,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會連續抗擊流感病毒,此時,肺炎球菌就會乘虛而入,引起突發性發熱、肌肉痛和咳嗽乏力等癥狀,嬰幼兒、老年人及體弱者患流感后易發生肺炎等并發癥。流感的傳染力較強,更需引起注意的是它作為導火索,可讓平時潛伏在人體周圍的肺炎球菌更加具有殺傷力,而肺炎球菌的存在也提升了流感病毒的傳播效果。
成都市婦兒中心醫院兒童呼吸科主任艾濤說,對于6月齡以內的寶寶,其免疫力主要依靠出生時從媽媽身體獲得的母傳抗體。母傳抗體水平在寶寶出生時最高,隨著嬰幼兒成長逐步降低,在6月齡時降至最低。此時嬰幼兒自身對病原感染的免疫力極低,便給細菌和病毒提供了最佳入侵機會,進入對感染性疾病的易感階段。此時的“免疫力空窗期”也就成了“小兒感染性疾病高發期”,因此,肺炎是流感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
流感病毒合并細菌感染會增加流感病死率。其中,肺炎球菌是常見的致病菌。原來,流感與肺炎球菌感染具有協同作用,一方面流感病毒能損傷呼吸道上皮層,使肺炎球菌更易定植;同時病毒導致的其他病理變化也有利于肺炎球菌致病。另一方面,肺炎球菌也能增強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因此,面對流感與肺炎球菌的雙重威脅,對于流感高危人群,比如老人、兒童均應接種流感疫苗進行預防。然而,頗為嚴峻的是,6月齡前的寶寶不能接種流感疫苗,無法獲得流感疫苗的特異性免疫保護。因此,為了預防流感和肺炎球菌,6月齡前的寶寶格外需要接種肺炎球菌疫苗,為寶寶構筑免疫防火墻。
殘酷的現實:肺炎肆虐全年齡段
吸煙是成年人感染肺炎球菌最大的危險因素
我國5歲以下兒童肺炎球菌性感染病例數占全球第二位,僅次于印度。因肺炎球菌感染死亡病例數為全球第10位,每年大約有3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于肺炎球菌感染。該數量遠遠高于Hib感染導致的死亡病例數。在亞太地區,每分鐘約有1名兒童死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事實上,由于我國基層醫院對肺炎球菌感染的治療方式通常為使用抗生素經驗性治療。因此,在我國肺炎球菌的感染狀況有可能被低估。
娃娃容易感染肺炎,那我們大人抵抗力強,是不是就不容易患上肺炎了?這是許多人普遍存在的認知。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現實遠遠比想象中更加殘酷。
兒童因機體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侵犯,尤其是6個月到2歲的兒童。同時,65歲以上的老人,或者有慢阻肺、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也都是肺炎的高危人群。
如果老人本來就患有哮喘、慢阻肺、肺間質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等慢性病,或者老年人有心臟疾病或者腎臟功能不全等問題,就更加需要接種疫苗來預防肺炎的發生,降低合并感染帶來的疾病風險。
除了老人和小孩,自身有免疫缺陷的青壯年,也要非常警惕肺炎球菌感染,這些特殊人群也應該是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
此外,預防接種的重點人群還包括呼吸系統疾病方面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慢性心臟病患者、糖尿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慢性腎功能衰竭及腎病綜合征患者。免疫功能受損的HIV感染者、血液腫瘤患者、泛發性惡性腫瘤患者、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受者也包含在內。
《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預防專家共識(2017版) 》中特別提到,吸煙是成年人感染肺炎球菌的最大的獨立危險因素,吸煙可能導致口腔產生肺炎球菌定植,隨著年吸煙量的增加,患肺炎的風險也會增加。
由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修訂的2016版《中國成人CAP診治指南》,是指導臨床醫生規范化診治的技術指南。其中關于預防的內容中特別指出“肺炎球菌疫苗,可減少特定人群罹患肺炎的風險。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可覆蓋我國70%-80%的肺炎鏈球菌血清型,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指南還提到“聯合應用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老年患者的病死率”。
我省醫??芍Ц抖愐呙?/p>
接種疫苗仍是最有效的手段
冬季正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的時節,呼吸系統疾病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也已成為我國重點疾病防控任務和挑戰。無處不在的肺炎球菌正威脅著嬰幼兒和老年人的健康。相比于患病后被動治療,積極主動的預防才是對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上策。
根據WHO最新立場文件顯示的新增證據,在5歲以下兒童中,75%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和83%肺炎球菌性腦膜炎患者為2歲以下兒童,8.7%-52.4%肺炎患者為6月齡以下的嬰兒。鑒于肺炎球菌疾病導致的嚴重疾病負擔,肺炎球菌相關疾病被WHO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因此,從寶寶1.5月齡開始,應盡早接種肺炎球菌疫苗等相關疫苗,避免寶寶因免疫力逐漸降低而感染嚴重疾病。
據了解,目前中國市場上有2種肺炎球菌疫苗: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PCV13)和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PPV23在2歲以下兒童中免疫效果較差,且無法通過重復接種增強免疫效果,因此國際上多數國家將免疫效果更佳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為兒童、中青年和老年人接種。目前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已在全球160多個國家獲批上市,其中超過125個國家將其納入本國的國家免疫規劃。
對于老年人群體,肺炎球菌引發的社區獲得性肺炎發病率高、治療難度大、死亡率高,接種PCV13疫苗可以更有效地預防該類疾病,已經有112個國家批準PCV13疫苗在全人群中接種。在我國,PCV13目前僅批準在2歲以下嬰幼兒中使用,未來隨著更多基于本國臨床使用證據的出現,這種疫苗也有望擴展到老年群體接種。
“接種疫苗是人體獲得抗體、預防疾病的一種有效途徑,同時,預防接種作為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在我國取得了顯著成效。”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規劃免疫科黃蓉娜科長告訴記者,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隨著四十多年來疫苗的普及,我國多種傳染病發病率顯著下降。
令人欣慰的是:雖然肺炎球菌是引起兒童和老年人細菌性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但只要及時預防,肺炎仍然可防可控。
接種疫苗是目前最經濟、有效、安全、方便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之一。據了解,目前成都市有400多家具有疫苗接種資質的接種門診,凡在我市居住的小朋友,不論本地還是外地兒童,都可到現居住地所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預防接種門診接種,享受同質均等的醫療服務。
同時,記者還從成都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我省醫保可支付第二類疫苗接種費用。從2019年3月1日起,全省范圍內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也可通過個人或其家庭成員的個人醫保賬戶進行支付。(成都日報記者 余星雨 文/圖)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3913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